德国“职业教育4.0”的特点与启示

(三)重视职教师资培训
“职业教育4.0”下的师资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凭借掌握了一门教课的本领或一门技术就可以一劳永逸。信息时代和数字化生产的特点是更新换代速度更快,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的排除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综合知识。因此,职教师资必须与时俱进,具有解决现实生产问题的能力,如果“头脑老化”,必然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为此,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提出了《数字时代的教育》战略指导文件,将师资培训和进修作为核心工作。“职业教育4.0”需要培训机构和参训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传统职教模式下的教学大纲需要不断更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块也需要不断变化,因此对师资培训的调整和优化需随时进行。目前,德国职教系统和参训企业已经在德国联邦教研部、联邦职教所的指导和资助下动态调整及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对职教教师的再培训。
(四)支持企业参与数字化学习网络的构建
校企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虽然根据《2017年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数据统计,实际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企业比例微降,从2014年的20.3%降到2015年的20%,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整体积极性仍然较高。除微型企业外,中小型及大型企业参与率均有所提高。例如,博世公司计划结合数字化议题组织开展更多的培训活动,对员工进行有关平板电脑、网络、外线电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员工不仅要学习应用技术,还要掌握相应的管理技术。以往那种钳工、焊工、车工等细小分类逐渐变得与“工业4.0”的生产不相适应,比如机电一体化的钳工已远远超过了普通钳工的含义,车辆技术从业者实际上是软件操作高手。按照“职业教育4.0”的愿景,未来的职业分类和定义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技术运用、数字化操作将成为关键能力,对某一类职业的定义也会更加模糊。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呈现良好势头。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且职业教育体系无法很好满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德国职业教育多年的发展及“职业教育4.0”理念的提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速数字化与信息化进程
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同时,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具备多媒体互动教学功能的教学场所,构建理实一体的数字化实训环境。整合已有信息平台资源,加大职业教育慕课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以争取在大数据开放、虚拟技术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1/27 14:34:26
 
Copyright (c) 2005-2014 www.sic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五千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监督QQ:4566584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333号
备案序号: 皖ICP备050044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