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专家谈

  开栏的话:为系统梳理总结“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效,明晰工作基础和推进策略,厘清发展目标与工作思路,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谋好篇、开好局,2015年教育部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就“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分析、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及“十三五”标准规划研究、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等内容开展了14项教育部战略研究课题(教育信息化方面)研究。结合课题研究成果,本报联合教育部科技司共同开设了“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专家谈”专栏,将组织刊发一系列专家文章,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与“教育管理”比较而言,“教育治理”是把教育领域内各主体纳入行政范畴,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在持续协调、引导各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目标和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行政方式。>>>详细

  “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体制创新方能寻求突破

  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体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和支持服务机构,将行政管理职能和事业服务职能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事业发展。实践表明,我国教育信息化体制创新有利于保障和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详细

  “玩中学”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成长

  小学教育是学生真正接受系统学习的开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一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良好习惯、重要素质和能力都需要在这一阶段播种和培养。农村小学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解决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任务尤为艰巨。>>>详细

  融合重塑教育新生态 

  随着云计算、智能手机与电脑、声像视频多媒体工具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网络学习空间是以教育云为基础的虚拟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能提供比传统物理课堂更丰富多元的教学条件。

通过设施设备和资源的在线共享,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将传统课堂有序延伸到课下,将物理课堂和虚拟课堂有机融合,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界限、永不下课的课堂。在下一个五年,我们需要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突破传统物理课堂的边界,汇聚智能教学装备和工具软件、资源服务系统、测试评估系统等,形成以云为依托的智慧学习环境。

  革新传统教学流程,实现技术、内容、方法的融合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两方面内容:

  全面创新学习内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本身的创新和内容载体的变革两个方面。内容创新包括电子课本资源创新、学习终端的普及、深入学科的教学资源,学习内容的变化不仅仅是把原有的资源数字化,更重要的是提供广泛丰富的内容服务和互动支持,使面向学习者为中心的自适应资源配置成为可能。

  践行多元学习方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和海量学习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与学形态,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协作学习、同步课堂、翻转课堂等,其核心是推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过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工具、内容、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数字教师”,实现知识、技术和能力三方面的融合

  在信息化时代,作为培养人类社会未来继承者和接班人的教师,有着比传统讲授者更为丰富的角色内涵。著名的彩虹桥模型指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能力体系包括:通识知识、核心价值观(环保、和谐等)和能力技能(生活与就业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新世纪需要新型教师,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变革的、全新的教育关系。

  “十二五”阶段主要是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要具有整合技术、面向真实问题开展学科教学的“数字化教师”,亦即促进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三方面能力在教师身上的高度汇聚。

  优化管理流程,统一教学与管理,实现资源和管理服务融合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教学协作公共服务。在资源公共服务方面主要通过存储、汇聚与共享服务为师生提供资源应用的便利渠道;在教学交流协作服务方面主要为师生建立实名制认证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管理学习过程性的数据。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基础数据,管理学生的学籍和结果性数据,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校务管理服务,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电子政务、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目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相对独立,基础数据的汇聚以结果性、静态性数据为主,难以满足未来基于大数据开展学习分析和个性化学习服务的需求。因此,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将过程性与结果性数据整合,实现资源公共服务与管理公共服务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应用智能评价手段,实现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融合

  伴随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是班级授课式规模化教育,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则是生态化、网络化、分散化、生命化的高度个性化教育。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使用的评价模式还比较落后,大多只是从学生单纯的分数来进行结果评价,这样的评价模式往往让学生走向“应试模式”,磨灭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旨背道而驰。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必将更智能、更精准,以此为基础实现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的融合统一将成为必然。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伴随着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逐步深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过程将越来越多被网络学习空间所记录,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习进程、学习偏好、学习心理等特征信息,为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育大数据”的应用,让教育视角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让跟踪每一个人的特征成为可能,从而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利用大数据引领评价方向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与个性化教学的融合,而不是同质化教学。(作者简介:吴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丽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助理研究员)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4/16 13:03:16
 
Copyright (c) 2005-2014 www.sic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五千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监督QQ:4566584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333号
备案序号: 皖ICP备050044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