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改:就近入学正取代择校 蛋糕分得更公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教育扶贫。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7部委《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教育经费保障、乡村学校建设、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高等教育:从单纯看分走向全面育人,高校松绑减负

高考有着基础教育“指挥棒”的特殊属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最受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之一。

2014年9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改革的方向是追求公平与科学,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同时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文理分科、一考定终身逐步淡出舞台,更多的选择权被交还给了学生。一个个新气象,共同构成了高考改革的新维度。

此外,《实施意见》既进行了顶层的制度设计,又规定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改革步骤。自《实施意见》颁布以来,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颁布了本地区改革方案。2017年,在上海、浙江两个试点地区,第一批学生按新方案进行“新高考”。其他各省则将分批进入方案实施。教育部还明确了减少奖励性加分,连续增加“985”和“211”高校在连片贫困地区的招生名额,并发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建立和完善教育综合评价制度进行探索。

高考招录方式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方式的优化。浙江、上海的高中,教学活动已经变得大为不同,开始全面实行“走班制”。与此同时,随着综合素质考核的权重加大,一些小学、初中提早动起来,北京市各小学纷纷推出“乐考”与“乐学”,代替传统的评价与教学方式,考场变身“采摘园”,考分变成“小星星”……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2017年4月,《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意味着,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学科专业、编制、岗位、进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将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

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体系框架,逐步推进免除学杂费政策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8/7 10:02:08
 
Copyright (c) 2005-2014 www.sic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五千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监督QQ:4566584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333号
备案序号: 皖ICP备050044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