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研究
作者:郝琦 房磊出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0日

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助力大国工匠的养成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依托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的学理探究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解读

 

《考工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自古以来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对手工业产品孜孜不倦地精心雕琢、悉心改良,本质上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精神,不拘传统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这是中国工匠的作风,也是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又将当代“工匠精神”引入了大众视线。广义上的工匠精神意指凝结在从业者身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可归属到职业精神范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能够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当代工匠,需要对产品求精、对职业敬畏的态度,更需要勤于更新知识、乐于开拓思维、善于更新技术的创新品质。

 

(二)涵养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探讨教育活动的文化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目前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论述文化相关概念的文献记录,但他们对文化的思考广泛地渗透于唯物辩证法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历史理论中。文化具有客观实在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物质生产是文化活动的现实依据。同时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性,“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无论是文化的生成还是能动性的发挥,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从现实活动、社会、实践维度,建构了文化与人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为探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提供了理论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结,当代工匠所需的精神内核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在培育以敬业、求精、创新为核心的当代工匠精神时,更应善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增强教育内容的逻辑感召力,引导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情感流动,催化教育模式实践特色的彰显。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虽然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是教育活动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

 

工匠精神的培育,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其实质是优秀文化精神的传递。教育者将敬业价值观与勇于创新的品质等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从业者的要求内化为高职院校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传输的是文化的内容,体现的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与文化具有同质性。揭示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属性,其深刻意义还在于这既是敬业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培育的创新途径,也是新时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育的成效

 

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雇主的反馈与学生的就业是考量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指标。分析2010—2015年“麦可思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研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在校生跟踪评价、专业诊断等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

 

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升。近5年企业较注重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适应性、职业投入度,雇主对2014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1.12%;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为93.7%;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 312元,较2011届增长21.41%。民企和中小企业为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体。2013—2015届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分别为71%、67%、75%)和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分别为60%、57%、60%)就业的比例均最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显著提高。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59.1%。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与满意度也是逐年稳中有升。

 

从数据分析中可见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这与院校加大职业精神培育密切相关;同时高职学生日益成为民企和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将肩负起推动这一类型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职责。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省内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院校进行研究。这4所院校在性质上涉及了国家示范性高职、国家骨干高职、江苏省重点高职、普通高职,在地域上涵盖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调查中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可见,自十八大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以敬业观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育内容时空逻辑断裂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47%的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34%的学生认为“工业时代不需要工匠精神”,23%的学生认为“空洞乏味”,39%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可见教育内容的设置,在时间上没有讲清工匠精神传承的历史逻辑,将手工业时代的职业道德直接搬移到工业4.0时代,生硬的嫁接无法使学生信服,理论认知被动、流于表面。在空间上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相对于社会责任,高职学生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现行的工匠精神教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多围绕知识点展开,忽略学生的现实诉求,以至于学生认为培育工匠精神对自身没有现实价值。

 

2.教育过程主客体互动割裂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过程,51%的学生认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与教师课下交流”程度“每周至少一次”的占21%,“每月至少一次”的占24%,“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占29%,“没有交流”的占26%。在“工匠精神认知渠道”的调查设计上,问卷提供了9种渠道且为多选,选择1种渠道的占39%,选择2种渠道的占27%。可见课堂教学过程在知识流通向度上单一,停留在“我讲你听”的单行线维度,较少对话与交流,无法激发个性突出的95后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在情感传递向度上生硬。较少具象的体验式教学,使得高职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脱节,情感认同偏低,且极少主动建立关于工匠精神的多元认知途径。

 

3.教育模式职业特色模糊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学校用什么模式进行工匠精神教育”一题,31%的学生选择“板书授课”,45%的学生选择“多媒体授课”,17%的学生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授课”,7%的学生选择慕课。55%的学生认为“体验和实践环节不够”。认为“开拓创新素养”有所提高的仅占36%。在涉及工匠精神“对目前的实习实训有正向影响吗?”与“是否是应对未来职业挑战的重要支撑”时,选择“意义不大”及“说不清”的均为50%以上。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尤其对倾向“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学生来说,实践尤其重要;同时工匠精神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与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即与职业实践的相关度更高。但由调查分析可见,现行的直线式或静态的教育模式,不易使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及就职后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的教育实践设计

 

注重培育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市场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与新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针对当前教育短板,直面问题成因,积极调整教育思路,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工匠精神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

 

(一)依托传统文化弥补逻辑裂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也把目光投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上,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工匠精神教育创新与突破的价值,首先在于增强其逻辑感染力,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面对高职学生,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识地应用能够讲透工匠精神内在历史逻辑的优秀资源。“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中国工匠文化悠久而深厚,“夏鳍作城”“虞驹作舟”“奚仲造车”,工匠们的创造革新使当时的百姓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寸锦寸金”的云锦、辉煌璀璨的唐三彩、明丽堂皇的漆器,工匠们的精益求精不仅推动国内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青花瓷甚至影响过欧洲人的生活和审美,形成了中欧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合理性的历史明证。

 

同时,要着重通过传统文化彰显工匠精神现实的价值理性。在我们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今天,学生也许不知道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之国。但产品与技艺都不是匠人们的终极追求,《庄子·养生主》描述了庖丁解牛的精彩案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能工巧匠的价值观念与终极关怀是人生意义的超越,可见古代工匠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登峰造极并不冲突。传统工匠文化的视域中,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推进是相辅相成的,高尚的职业精神与理想的人生状态通过“道技合一”得以实现。这样的价值引导内容对于关注自我成长的90后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说服力,体现了传统文化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是工匠精神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二)依托传统文化营造学习共同体

 

通过前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现行的教育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外在性、灌输性,使得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缺乏理性认知的主动性与情感认同的积极性。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教学思路的设计,实现教育过程向多样性、生命性、和谐性的回归。

 

教育过程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的可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定位,学界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间性论”等各种理论观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的教学期许,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此类“二分法”也有可能导致课堂生态的机械化。在工匠精神的课堂生态中除了老师、学生,还有实践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而“互联网+”时代下,形形色色的信息、甚至整个生活世界都会成为课堂要素。屏蔽或回避都不明智,而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的整体观、和谐观、顺应观,正是我们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营造学习共同体的依托。在这样的多元而非二元的学习共同体中,理论、情感、实践等要素都可以在主体间和谐的流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均得以激发,实现共同成长。同时,一旦教学过程变得开放,它将不仅欢迎现实世界的融入,本身也会走入现实世界,扎根社会土壤,实现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工匠精神教育的对接,更好的回应学生的现实诉求,服务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教育过程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的也可以是受教育者与实习或实践过程中的实践对象。西方哲学中,物质世界作为我们改造的对象,是没有生命的,但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人、物同源,即存在主客体关系的自然界万物实质上都是我的同伴,这对工匠精神的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孔孟学说中的“仁民而爱物”“万物皆备于我”,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推己及物”,这些传统文化中“尽心”“至诚”等基本的体验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将教学思路调整到对生命的唤醒上。使学生体验到与自己的作品、产品也是一个独特的共同体,催生出情绪的流动,生成丰沛的感性经验,甚至在感情上赋予产品生命的属性,心底自然会生成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渴望,实现了工匠精神教育的有效性,也是实现了工具人向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人的回归。

 

(三)依托传统文化凸显实践理性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对产品与职业的忠诚,工匠精神的教育成效要体现在知行统一上,与实践密切相关;同时,高职学生更偏重于手脑并用习得知识的特点,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要与实践接轨。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现在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或者说现有的实践课时不足以使学生将理性认知固化为行为模式,走上岗位后会存在职业精神的“空窗期”,与制造业转型期高标准的人才需求相脱节,也使学生自身发展缺乏后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较难增加实践学时,但可以借鉴传统教育资源中饱含实践理性的方法论调整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教育的理论课打造为融实践性、职业性及创造性于一体的精彩课堂。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性转化,很大程度上是抽丝剥茧分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方法论,用以指导实践。从《尚书》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对“知”“行”命题的思考贯穿了中国哲学史,催生出了“道德践履”“体知躬行”“百姓日用即是道”等注重实践,且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方法论。在此方法论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指向培养工匠精神与提高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活动要善于营造体验式的情境,设置基于企业真实需求,真实生产、装备或服务流程等的典型实践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体验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的体悟和综合感受,通过反复的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深化理性认知、升华情感认同,这样的工匠精神磨砺是深刻而持久的,为实践中的自律转化以致践行固化夯实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制造2025”,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把现实学业与未来就业、甚至创业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顺应改革带来的职场变革,树立学业为就业之本、就业为学业之根的专业意识。”高职院校培养的未来工匠,不仅要爱岗敬业、追求完美,还要有较强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有自我更新的特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创新是中华文明的本质要求,通过对一代又一代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使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血脉不仅未曾中断,还得以在变革与发展中融会贯通。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工匠精神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文化也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了现代性转化,其蕴含的精神资源通过价值观与方法论的传递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心田。传统文化善于包容、同化、更新的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转变思维与开阔视野。秉持世界性的眼光,积极吸取、学习世界各国的技术、工艺;内化吸收、为我所用,提升职业所需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创新国内生产技术、制造工艺,成为助力国家中小微企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中流砥柱。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7/21 8:34:08
 
Copyright (c) 2005-2014 www.sic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安徽五千年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监督QQ:4566584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333号
备案序号: 皖ICP备05004460号-2